福建省红十字会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UJIAN BRANCH
当前位置: 业务工作>应急救援
业务工作
持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更好满足群众人道需求
文章来源:时间:2022-12-10

——全国红十字会备灾救灾骨干培训班发言摘编

时间:2022-12-09

近日,第六期全国红十字会备灾救灾骨干培训班在贵州举办,部分省级红十字会围绕“重大应急捐赠物资管理”、“参与日常社会心理服务”等专题进行工作交流。现将部分交流发言摘编刊发,以期各级红十字会深入学习相关优秀经验,持续提高红十字会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心理服务在内的人道需求,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把好“五关” 强化重大应急捐赠物资管理

贵州省红十字会

把好物资接受关。一是统筹人力安排。在重大应急情况下,根据灾害情况启动不同级别应急预案,整合省红十字会人力资源,将人员分为捐赠对接、分配调拨、库房收发、资料收集、新闻宣传和后勤保障等小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二是优化捐赠物资接受流程。在收到捐赠函后,立刻联系捐赠方,明确物资到库方式、到库时间及物资情况。需要自提的物资,及时联系物流车辆到捐方指定地点或机场专区办理提货。若捐赠方不能到现场,则在视频监控下进行物资清点。三是规范捐赠物资接收。严格执行应急物资入库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物资流入储备环节。物资到库后,先消毒后卸货再抽检,确保物资接收检验准确、及时、经济、安全。

把好物资分类关。一是优化物资储备库区布局设置,合理调整物资堆垛分区,将物资堆垛区分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进行分区堆垛。二是捐赠物资合理分类。将物资分为家庭包、帐篷、棉被、服装、床及床上用品、食品、药品、文具、体育用品、设备及其他等12个大类70余小类。

把好物资仓储关。一是坚持安全、精细、高效原则。重大应急情况下,物资需求量大、在库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在仓储环节坚持做到分类清晰、安全准确、堆放有序、便于出入。疫情期间,对最敏感、最稀缺的物资实行专库专账、双人双锁、双进双出管理,做到保安全、除隐患。二是坚持做好防护、定期消杀。在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在仓库区域经常与外来人员和车辆接触,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对工作场所和装卸区域每日定期消毒。

把好物资出库关。一是坚持先进先出、安全作业、高效出库。在发放物资的时候,坚持做到同源同批次物资先入库的先出库,发放过程有序进行,安全作业,高效出库。二是坚持有据出库做账上报。重大应急情况下,红十字会每天接收发放物资量大、批次多、接收单位多,物资调拨频次高。因此对物资出库要及时办理好物资出库交接手续,做好发放记录,做到捐赠物资“来源清、数据准、去向明”。三是做好应急物流。协调指挥部,出具通行证明,标明身份,运输车辆张贴红十字标识,通过卡点时获得理解和支持;物流方式多元化,公路和铁路兼顾,公办和民营统筹;灵活处置,采取换人不换车;上门自提,有车有通行证的单位到仓库自取;委托帮运,小量的零星的物资,委托有全域通行证的国药控股帮运输或由捐赠人负责运输。

把好监督关。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管理:事前,主要是审核捐赠人资质和物资送检;事中主要是接受跟踪审计和信息公示,及时主动公示捐赠信息,对接收的每一笔捐赠均在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公告公示栏目进行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事后主要是巡视监督,2020年通过开展巡视整改回头看,2021年接受专项巡视,2022年通过配合省卫健委巡视,就省红十字会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关于接受社会捐赠款物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巨灾背景下海量捐赠物资的接收与分发

浙江省红十字会

重构工作体系,落实防控责任。将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人员统筹整合安排使用,重构工作体系,分成综合协调、资金接收、物资接收、舆情管控和宣传服务等四个工作组,明确各组工作职责,建立每日工作例会制度,第一时间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随着海外捐赠物资不断增多,又将物资接收组分为国内物资接收与海(境)外物资接收两个小组,配强工作力量,实行24小时值守。

严把三个关口,提高工作实效。一是把好物资进口关。设立社会捐赠24小时热线电话,成立捐赠热线电话接听小组,落实首问负责制,掌握捐赠物资基本要素。二是把好物资分类关。把捐赠物资分成定向、非定向两大类,定向捐赠尊重捐赠人意愿,第一时间联系指定接收单位。非定向捐赠物资区分医用、非医用,医用物资交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组统筹分配,非医用物资厘清急需程度并制订分配方案,落实责任人全程跟踪服务。三是把好物资拨付关。建立虚拟进出库制度,实行点到点对接,力求做到“快进快出”“日进日清”,努力实现防控物资“零库存”。

建立四项机制,确保物资及时拨付。一是建立捐赠资金优先采购疫情防控物资四方会商机制。根据全省紧缺疫情防控物资的情况,由省经信厅牵头组织联系物资生产、经营单位,经省经信、商务、民政、卫健四方会商确定价格和数量,形成会议纪要,由省红十字会根据会议纪要对接相关单位进行采购。二是建立疫情防控捐赠物资优先统筹调配使用的工作机制。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明确疫情防控捐赠物资优先统筹调配使用,定向捐赠物资、非定向捐赠物资、疫情防控紧缺物资、医用物资、民用物资等分类按程序决策使用。三是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紧急运输保障机制。主动对接公安、交通、邮政等部门,联合定点物流单位、民营快递公司,分别确定专人,建立紧急运输保障机制,打通疫情防控物资输送全省“一张网”。四是建立海外捐赠物资快速通关机制。与杭州海关密切合作,在全国率先建立海外捐赠物资快速通关机制。安排专人接听国际捐赠电话,办理捐赠相关手续,同时派出3名工作人员24小时常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海关工作人员联合办公,协助各地和有关部门办理通关手续。

开展数字赋能,提高捐赠服务水平。及时开发捐赠款物接收使用数据直报系统,提高各类数据统计、报送工作时效,为疫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支持保障,组织开发电子捐赠票据申领和电子捐赠证书申领系统,网上收集开票信息,批量生成、下载和网络发送电子捐赠票据和电子捐赠证书,提高工作效率。杭州市红十字会以疫情防控物资需求为导向,开发上线“杭红捐赠”平台,打通杭州银行的财资平台、邮政的物流平台,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开物资流向和物流信息。

坚持公开透明,提高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每天下午,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自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截至前一天24时全省红十字系统接收使用捐赠款物总体情况。从2020年2月1日开始,坚持每天向社会公开公示省红十字会本级捐赠款物的分配使用明细情况。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制度,每天晚上召开党组会,研究讨论捐赠款物分配使用计划。主动邀请省审计厅和财政厅的相关部门的专家参与指导捐赠款物的分配使用。捐赠款物接收和使用等情况及时向派驻纪检监察组报告,并通过微信群向理事和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通报,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把社会捐赠款物使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

湖北省红十字会

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社会捐赠款物使用管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印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摘编》,认真传达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全国红十字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凝聚意志,确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同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依法依规,规范捐赠流程。主动协调纳入省防控指挥部联防联控机制,及时调整省红十字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充实人员力量、细化职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制定细化国内物资组、境外物资组、资金接收组、资金拨付组等各组工作职责,出台《湖北省红十字会接受国内物资捐赠流程》《湖北省红十字会接受境外物资捐赠流程》《湖北省红十字会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公开制度》等制度规范,确保社会捐赠工作有力有序展开。

遵循原则,严格分配管理。按照《湖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社会捐赠分配使用办法》,国内捐赠物资属于定向捐赠的,严格按照捐赠人意愿送达或由捐赠人直接送达;属于非定向捐赠的,紧缺医疗物资报省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统一分配使用,食品等生活物资报省防控指挥部市场供应保障组统一分配使用,其他类物资报省防控指挥部社会捐赠组统一分配使用。境外捐赠物资严格落实接收入库制度,由省备灾救灾中心统一分类、登记、核验、入库。其中,属于医疗类物资报省防控指挥部直接分配,非医疗非食品其它类物资由会党组集体研究后报省防控指挥部审批,省红十字会依据指挥部分配方案(批复)向省备灾救灾中心和受捐单位下达物资分配通知单。同时,利用门户网站、“博爱荆楚”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及时公布捐赠款物分配使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制度,提高决策质量。从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每天召开党组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决策程序,对所有捐赠款物分配拨付都通过党组会进行集体研究作出决定,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自疫情发生以来,党组会专题研究社会捐赠物资分配管理工作达80余次。坚持每天晚上召开小组长会,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听取各工作组当天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捐赠款物分配管理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

团结协作,加快能力建设。在总会工作组部署安排下,积极争取江苏、四川、内蒙古、上海、北京、青海、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专业力量支持,积极协调省审计厅、省统计局、省人防办、省应急管理厅、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省典策档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专业人员到会协助工作,加强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扶。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积极研发捐赠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捐赠款物接收效率和拨付效率,同时也为推进全省红十字会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应对海量社会捐赠款物的经验和做法

四川省红十字会

抓应急预案,形成纵横合力。在总会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相关预案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省的应急预案。一是预案与省政府应急预案相匹配,与省应急委成员单位要求相适应,与地市红十字会预案相衔接。二是注重演练,实现预案与人的契合。预案不仅上墙,更要入心,各部室内部、部室与部室之间加强配合,不定期进行演练,确保一旦出现灾害响应,能够迅速就位。三是注重效率,精简流程,通过党组会研究,重大灾害及特殊时期在保证关键程序节点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环节,同时赋予具体经办人员一定权限,随机应变,权责共担,保证了捐赠工作的效率。

抓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局面。尽可能增加人力资源储备,特别是款物的接收与发放,最终落脚在基层红会,如果县级红十字会体制不健全,就无法做到全省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执行。四川省近年来大力推进体制单列改革,分别通过以灾促改、以项目促改、以机制促改等方式,去年已全部完成县级以上红十字会体制单列,重大灾害和特殊时期的捐赠工作得到机制上的强力保障。

抓素质培训,提升整体能力。基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岗位变动、流动频繁,为此,省红十字会每年组织全省新入职干部进行业务培训,针对捐赠业务进行详细讲解,在每个市州培养一名捐赠业务较突出的同志作为业务骨干,平时对县级红十字会进行指导,紧急时期可随时抽调集合,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同时,要求各市县红十字会扩大捐赠中基础数据的收集范围,用于分析捐赠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加以改进。加强对骨干的办公软件能力培养,特别是软件的深度应用技能,使关键数据提取更加快捷、有效提升了能力和效率问题。

抓阵地建设,增强红会实力。物资收发的关键在于中间节点,其中仓库是至关重要的阵地。在总会赈济救护部和备灾救灾中心的支持指导下,省红十字会大力发展仓库硬件建设与软实力升级,既要强壮省级仓库的主动脉作用,也要丰富基层“小远散”仓库的毛细血管作用。大力推进基层红会仓库评级工作,对已经评级的仓库给予资金、物资和政策上倾斜,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在增编扩人上给予支持,促进基层红十字会重视仓库的全面建设和人员培训,随时做好准备,使重大灾害发生地周边仓库,能迅速成为物资接收与发放中转站,成为捐赠数据的核心采集点。

抓程序规范,增强红会公信力。在法务、审计等部门的帮助下,对捐赠流程、文本、要件等进行了全面修改,通过党组会确立了应急时期的审批流程、汇报流程、新闻发布流程、公示材料审核流程。对捐赠工作人员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撰写电话接听及回答指南,在群众特别关心关注的工作上抠细节,找毛病,防止出现原则性、低级性错误。加强捐赠物资工作中相关宣传,利用省政府、指挥部等平台发布工作公告,有效提升了公信力。

打造过硬队伍  提供优质服务

江苏省红十字会

强化顶层设计,把握建队方向。一是突出党建引领聚合力。省红十字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救援队能力建设的通知》,指导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分队)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充分发挥救援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2年上半年,各救援队先后组织200余人次党员队员参加“党员先锋”行动,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工作,让党旗飘扬在战“疫”最前线。二是优化结构方式强根基。省红十字会经过调研,采取“学界+医界”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其中包括心理学教授兼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心理学副教授兼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和三级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心理科医生等,确保救援队能够派得出、用得上。三是构建网格体系促协同。省红十字会将心理救援志愿服务重心下移,按照地域分片探索成立心理救援分队,初步形成全省红十字心理救援“4+9”网格体系。各救援队和小组按照统一调配和区域划分,科学有序参与应急工作,确保攥指成拳、同向发力。

立足训管结合,夯实能力基础。一是强化业务指导。省红十字会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脑科医院、无锡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10位知名专家,组成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专家委员会,指导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开展业务培训。二是强化能力提升。每年组织全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开展业务集训,平均每年500余人参加培训。三是强化内部管理。省红十字会指定赈灾救济部一名四级调研员为心理救援队功能型党支部书记,每月召开一次队委会,统一思想、研究工作、部署任务。救援队组织队员签订服务协议并全部注册成为红十字志愿者。救援队加强与省心理学会、省心理卫生协会的联系,为救援队员加入相关学(协)会创造条件。

注重功能发挥,服务发展大局。一是灾时活跃在灾区。近年来,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先后出动780余人次,参与盐城阜宁风灾、响水爆炸、武汉和江苏疫情防控等应急和灾后心理干预工作。二是平时服务在社区。针对省红十字会在推进博爱家园建设中发现的社会心理需求问题,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及时制订工作方案,四支分队与当地博爱家园建立联动机制,每月组织一次轮流到博爱家园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工作人员、有暴力倾向的儿童、有自杀迹象的白领、有离家动向的老人以及“两劳”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等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帮助。三是适时保障在考区。2022年高考前夕,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开展“人道相伴·护考有爱”专项行动。四支分队共派出心理救援队员240余人次,组织队员深入相关学校举办迎考心理讲座,并在20个考点设置“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台。

提供针对性个性化长期化服务

江西省红十字会

拓展工作职责,扩大服务范围。江西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积极参与重大应急心理救援、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的同时,逐步拓展工作职责,稳步拓展服务范围,积极参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救助,并针对个体、社区人群提供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针对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常态化社会心理支持活动。

建立服务站点,持续开展活动。近年来,救援队先后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建立心理救援服务站点20多个,累计开展各类心理服务、座谈等3700余场,制定各类“心理健康档案”1000余份。其中依托社区服务站点每周开展不少于1次的社区心理个案服务;依托学校服务站建立“心生活”俱乐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性团辅和个案对接;依托医院服务站点,分别以患者和员工为主线开展团辅、个辅患者及员工个案。

实施心理援助,打造服务品牌。救援队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特点,陆续开展了自闭症、抽动症、抑郁症等心理援助,针对相关病种制定干预前后评估量表,形成“心理健康档案”400余份。此外,救援队还针对医院患者心理焦虑和员工工作焦虑,打造了“心生活成长营”活动品牌;面向退伍老兵,打造了“兵哥帮帮团”品牌;针对高校学生,打造了高校“心生活”俱乐部;针对器官捐献协调员,打造“哀伤辅导”品牌。

在参与日常社会心理服务的同时,救援队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队员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实战能力。下一步,救援队将在总会指导和省红十字会支持下,以打造服务品牌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评估研判重点服务人群,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针对性、个性化、长期化的社会心理服务。

落实“三个举措”  参与社会心理服务

广西红十字(梧州)心理救援队

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流心理救援队伍。作为广西第一支红十字心理救援队,自2009年建队以来,坚持以队伍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学习培训常规化为目标,持续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先后组织开展应激干预、音乐治疗培训等40多期,参与演练10多期。多年来,救援队得到广西红十字会在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并以队员自愿自筹和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方式,积极筹措经费,不断拓展社会心理服务。

多层次参与,深化队伍应急救援和志愿服务建设。一是围绕中心,服务政府应急工作大局。救援队先后参与了苍梧县双尚村自然灾害、苍梧县5.4级地震、柳州市柳城县爆炸案、凭祥市幼儿园儿童被砍伤案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等10余起突发重大灾害和公共事件的心理救援行动。同时根据相关部门调派,介入学校、社区、乡村未成年人自残、自杀、校园暴力等极端事件心理干预达40多起,为平安校园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贡献着红十字的力量。二是多层次服务,不断拓展心理服务受益面。多年来,救援队主动针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多动症儿童、自闭症儿童等,探索建立“物资捐助+精神帮扶”相结合的关爱模式:为关爱特殊儿童,设立“心灵花园”项目;对未成年人,进行以沙盘游戏为核心技术的心理帮助;发起“守护天使、预防性侵”项目,向儿童、青少年开展预防性侵害的心理讲座;开展“留守儿童成长+”项目,让留守儿童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针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探索老年人健康生活从“心”开始的心理健康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心灵陪伴、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

坚持守正创新,提升造血输血功能焕发新活力。2019年,救援队承接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日常工作,为梧州市在全国创城排名中实现大幅度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梧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此后,救援队先后承接了自治区检察厅、区总工会、团市委、蒙山县计生协会的多个心理服务项目,逐步形成了“公益为主+适当收费”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和可持续,不仅增强了队伍的实力,而且为救援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地址:福州市湖东路199号外经贸广场三层   电子邮箱:fujianredcross@126.com   电话:0591-87763350   传真:0591-8776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