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红十字会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UJIAN BRANCH
当前位置: 红十字文化>红十字的故事
红十字文化
【史海钩沉】马达臣:珠三角红十字运动先驱
文章来源:时间:2019-05-09

早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的中心舞台在上海,次中心则有营口、武汉、广州。其中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红十字运动的规模和影响,不容忽视。这与一位名叫马达臣的风云人物密切相关。

首创粤东红十字会

广州被称为近代中国的南大门,也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之一。中外贸易频繁,中西文化交流活跃,国人开始领略西方人道博爱理念的温度,如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就培养出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先驱孙中山和“中国的南丁格尔”张竹君。西方文化的浸润,加上中国仁爱传统的肥沃土壤,为红十字会在广州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基础。


1904年2月发生的日俄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也触发了广东红十字运动的兴起。战争发生两个月后,粤东赤十字社(1905年正式定名为粤东红十字会,广州市红十字会的前身)在广州诞生,发起人就是羊城名医马达臣。


1904年4月,张竹君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准备参与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战事救护。她所创办的南福医院由马达臣接办。随后,马达臣联手革命党人伍汉持等人,创办粤东赤十字社,这是珠三角地区第一个红十字组织。


粤东赤十字社创建的目的正是为了救护东北难胞。但因路途遥远,马达臣组织救护队开赴东北的计划搁浅。不过,在马达臣看来,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建立正式的红十字组织不可或缺。1905年,他与朱伯良等人联名上书两广总督岑春煊,请呈请清政府核准立案(登记注册)。


岑春煊是清末政治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思想开通,精明强干,深为朝廷倚重。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粤东赤十字社定名粤东红十字会,并获准立案,成为得到官方正式认可的人道组织。创始人马达臣成为首任会长。

历劫归来不忘初心

1905年,因美国迫害华工,激起国人强烈抗议,抵制美货运动风起云涌。马达臣是广州地区抵制美货运动的骨干人物之一。他与潘信明(达微)、夏重民(仲文)一起,一方面积极组织抵制美货,另一方面与高剑父、何剑士、陈垣等创办《时事画报》,揭露美国虐待、迫害华工的非人道恶行。


1905年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女儿艾丽斯一行游览广州,马达臣、潘达微、夏重民、何剑士等立即行动,赶制了一批讽刺漫画,张贴在大街小巷,引起巨大反响。美国总领事于8月30日照会两广总督岑春煊,表示抗议,强烈要求查办马达臣、潘达微、夏重民三人。9月2日,三人被逮捕。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马潘夏事件”。


事件发生后,广州各界纷纷表示不满,要求放人。1906年10月,因美国承诺修改排华条约,三人获保释放。出狱之时,上千人前往欢迎,场面宏大。在他们心目中,马达臣等就是民族英雄。


获释后的马达臣继续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践行红十字人道使命。1909年2月,停泊在大沙头船只发生火灾,延烧30多艘,上百人被烧或溺水。马达臣闻讯,立即率领红十字会救护队员李颂虞、李仲雄、谢盛之等人,会同医生何兆熙、杨嘉等前往施救,捞起溺水者9人,当场救活8人。同年6月,南海县监犯恶斗,伤亡多人,马达臣即率红十字医护人员10余人赶赴现场进行救护。1910年3月,广东军警内讧,马达臣第一时间组织救护。历次救援行动,及时高效,井然有序,受到《申报》等媒体高度评价,提升了红十字会的美誉度,激发了公众参与红十字事业的热情。

辛亥救援,辛劳去世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战事惨烈,迫切需要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沈敦和、张竹君分别在上海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中国赤十字会,派出救护队奔赴武汉等地开展战地救护。


不久,马达臣接奉孙中山之命,带领粤东红十字会医护人员前往上海、南京一带参加北伐救护。11月底,粤东红十字会就救护办法举行会议,随后乘“金华”号轮北上,1912年1月19日抵达上海。稍事休整,22日搭乘“吉和”号轮船,“前赴南京听遣”。


据称,粤东红十字救护队参加了徐州、宿县等地的战地救护,而马达臣因“日夜勤劳,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作为第一位为红十字事业献身的地方红会领导人,他为珠三角地区红十字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值得后人景仰和缅怀。


地址:福州市湖东路199号外经贸广场三层   电子邮箱:fujianredcross@126.com   电话:0591-87763350   传真:0591-87763351